12/18/2011

第三期:老工廠-人造藝世界 撰文/高千惠

熄煙,不打烊

撰文/高千惠

  今之工廠,古稱作坊,以前多以手工技藝的承傳圖繪為圖象檔案,現在則多成為機器佔領之地,或是技藝展現的時間膠囊。工廠與人的流動與代換,使這些產業據點,猶若走馬燈般,產生「人去樓不空」或「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時空異景。

  據《周禮》記載,周朝就出現官營和民營的作坊、工場、小型工廠。到宋代,為適應商品市場需要,出現了更多的民營工廠,如瓷器、造紙、印刷、織造、瓷器、造船等專業工廠。在西方,古羅馬時代已有類似工廠的組織,但真正出現工廠這個英文單詞,有人視西元1104年的義大利威尼斯造船廠為啟點。英國則認為伯明罕的蘇荷製造廠(Soho Manufactory) 乃是世界首座現代式的工廠。
  
        工業革命之後,煙管林立的工廠雲聚之地,被稱為黑煙之鄉。這些經歷現代化發展過程的現場,逐漸成為社會階級意涵和產業面向的研究空間。當機械慢慢替代人工,所謂「流水線生產」模式,開始採用分工,每組工人只負責一項工序。因此,現代式的工廠作業,常被比喻成非人性管理的工作據點,勞動被剝削、技藝與生產關係被異化、工人有工無技,工廠成為無產階級的集中地。另一方面,屬於黄昏工業的手工技藝工廠,如特製紙的紙廠或其他傳統手工藝坊,因量少質高的生產,卻慢慢升格為精緻文化的生產線,向藝術領域歸隊。
城市愈現代化,不合時宜的工廠空間愈多。然而,老工廠的生產空間和其勞動歷史,對不同意識型態的創作者,卻都具有一股啟示般的魅力。當老工廠歇業,成為廢棄或替代空間,它極可能搖身一變,由勞動空間變成文化空間。1990年代,當威尼斯的造船廠、軍火庫、木造廠成為威尼斯雙年展重要的新藝術展現空間,使「空間裝置藝術」火紅一時。

台灣糖業公司虎尾總廠建物履歷表 | 圖片來源:再現糖業風華--糖業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面對具有歲月感的斑駁紅磚瓦牆,錯落有致的廠房,縱橫交錯的裸露鋼管,老工廠成為各地藝界必爭之地。在文創產業的推動下,新的寄居人口,資本階級大革命式地,試圖將過去勞動空間變成畫廊、設計室、藝術展示空間、藝術家工作室、時尚店鋪、餐飲酒吧等文化產業空間。成功的老工廠再使用,甚至可以成為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藝術特區或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地。由老煙酒製造廠、糖廠、床墊工廠改造的新藝術據點,愈來愈多。象徵地方產業的老工廠之據點意義被再生了。在台灣,華山藝術園區、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剝皮寮藝文空間等等,便都是從老工商生產據點脫胎而出。
  
  至於煙煙欲息,具年代產業表徵的老工廠,若沒有變成替代空間,便可能建立產業文物館,以數位文件來維持它的歷史生命。針對老工廠的歷史現場,多媒體設計工作者,以團隊分工、計畫整合的方式,用數位化的保存及後設資料的建立,再現了產業文化史。同是糖廠,高雄橋頭糖廠成為藝術替代空間,有當年第一糖廠之稱的雲林虎尾糖廠,則因數位藝術家們的加入,保留了糖廠產業文化的昔日現場。
下水道維護員 /謝三泰攝影| 圖片來源:數位島嶼:名家櫥窗─勞動尊顏
  工廠勞動者,一直是社會現實主義創作者或紀實者的取材對象。針對一些正在沒落,或是景觀被奇觀化、意識型態化的勞動據點,影錄藝術家們則會透過新聞報導攝影,或是詩性的編導方式,為勞動者見證他們存在過的身影,以及在人類社會學的角色意涵。其間,「工作枱前,留個影」的鏡頭,最常出現在許多與工作據點有關的影像文件裡。例如,當代藝術家或會在歇業的工廠或某些工作廢墟,拍製工人的世界。他們以顯影的出沒,透過「無人的廠」,或是「無廠的人」,表徵工廠與產業的興衰情境。

  當勞工身份被當作一種社會議題,許多影錄創作者的表現方式,往往要求被拍攝的素人對象,在具有地方產業特色的工作據點前站好,像拍身份證或紀念照一般地留影,「人與背景」形成一部勞工文化的視覺簡史。根據背景的物資擺設、現場生態、人物穿著與姿態,這些簡單資料,觀者們以圖索圖,如影像調查局的探員一般,以此尋找這些據點的現場境況。而有些主觀性強的攝影家則選擇去除工作據點的背景,讓「人」成為主體,以至於觀者要從這些人像的存在,去追捕他們在現實裡真的存在過。

印尼籍雇工Murii /邱垂龍攝影| 圖片來源:數位島嶼:名家櫥窗系列
  台灣現代化過程中,還有非常獨特的「家庭工廠」景觀。台灣戰後經濟靠著家庭加工廠起家,家庭代工創作了美國K-Mart前期的「MIT」形象,和台灣經濟奇蹟的社會基礎。家庭代工裡的婦女,見證家庭和工作發生在同一空間的特殊地方生態。至21世記,台灣工人人口減少,勞工角色轉為外勞。外勞的工作地點未必是工廠,他們更多是以散工方式分佈在不同聘僱空間。

  老工廠因現代化而被淘汰,也因現代化的數位科技而顯影。工人與其勞動空間,因為數位科技和影錄藝術的運用,進入時間膠囊,被儲存在數位影像的王國裡。面對由影像再現的空間肖像,在「無工的人」與「人人的廠」之間,反烏托邦小說家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中,所預言的一些未來管控模式,在冒煙與不冒煙的工廠天空上,有著餘煙裊裊,多重影像也難以言盡的對話空間。



老工廠 新生命─台灣各地替代空間| 來源:台灣多樣性知識網簡報



工作場域中的勞工與背景| 來源:台灣多樣性知識網簡報


延伸閱讀:
再現糖業風華--糖業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作者簡介>

高千惠

專研現代藝術史、當代藝術思想與美學論述、策展論述與文化批評。曾客座於美國紐澤西蒙克爾州立大學,台灣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並為香港亞洲文獻庫學術顧問。著有《當代文化藝術澀相》、《當代藝術思路之旅》、《藝種不原始:當代華人藝術跨域閱讀》、《叛逆的捉影》、《藝術,以XX之名》等十餘本書。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