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撰稿 / 西蒙
《咱的做工進行曲》 攝影:陳又維 |
聽者與言說之間的聲音,尤其是那些生活中充耳不聞似巨大或細碎的聲響,伴隨著我們的生命一齊呼吸著各別的節奏。是否可以透過聲音建立一個有別於視覺的空間,重構與這個社會的關係,當我們重新「聽」的時候。
暫居比利時的藝術家王虹凱,應邀與其他藝術家代表臺灣館參加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由鄭慧華策展「聽見,以及那些未被聽見的─台灣社會聲音圖景」為題,王虹凱「咱的工作進行曲」作品邀請雲林虎尾糖廠退休員工和其配偶,回到工廠錄製現任員工勞動的聲音。除了回顧台灣工業時代典型的工廠勞動形態,共嗚了屬於一個特有社群的每日生活韻律,更重要的是,回到自己出生成長的社區,使王虹凱由聲音重造回憶心象,使王虹凱這麼多年來對「家」隱匿的追尋能有一種意想不到的迂迴路徑。
聲音對王虹凱來說有一種特殊的意義。當年王虹凱因為尋找新的可能性而離開台灣至紐約,因語言障礙而無法理解每天的社會互動,這時候「許多非語言性的聲音,對我來講,都變成有意義的資訊」,這時「聆聽」成為理解社會關係的一種方法。當我們暫時將慣用的視覺置於次要的角色,使聽覺感官主動接受由客體所傳遞出來的波紋振動,能夠體會的「非常多非常多層次的社會意義」有時是視覺所不能及的。
「咱的工作進行曲」之前,王虹凱先在盧森堡製作Music While You Work計畫,進行八家工廠的錄音。盧森堡說的是德語、法語及當地的盧森堡語,王虹凱在完全不會當地語言的情況下,希望和當地工廠的工人一起合作錄音,然而在連英語都沒有辦法溝通的情況下,王虹凱拿著機器走來走去,一開始不甚清楚到底能做什麼。慢慢地,王虹凱發現她置身在一個獨特的聲音環境,也就決定做為一名單純的聆聽者,工廠裡發生的許多聲音,其實是一種屬於工廠勞動者自己的語言,而那是她試圖去理解的。「要怎麼樣去重新組織你所聽到的,或是透過別人耳朵所聽到的聲音,其實對我來講有點像是在作詩。…透過大家一起來做一個集體創作,”詩”就是一種你要去發展,然後去定義的語言。」這樣的語言,不再是平日所講述的詞語,而是「狀態」的一種呈現,甚至擁有著一種生活的節奏,命定式卻又充滿著詩意。有天在一家盧森堡的工廠錄音時,有個做焊接的法國工人突然跑過來,用很破的英文跟王虹凱說:「從來沒有人會關心我在做什麼,就只有你。」這樣的意料之外的回饋,突顯了藝術行動當下產生的價值與意義。幾個月後,王虹凱回到自己的家鄉開始了在虎尾糖廠的錄音計劃,有了先前的經驗,她進一步思考一個錄音者相對於一個被錄音者的權力關係,這一次她讓糖廠的退休員工自己錄製同事勞動的聲音。
《咱的做工進行曲》 攝影:陳又維 |
《咱的做工進行曲》 攝影:陳又維 |
通過藝術達至另層次的個人反省與突破;通過聲音重構記憶圖景再「經驗」經驗;通過王虹凱,我們是不是試著釋放聽覺感官,搜集屬於自己的聲音,開展隱匿於腦細胞的記憶圖景,對我們重新訴說關於自身的呢喃。
《咱的做工進行曲》 攝影:陳又維 |
註:粗體為藝術家王虹凱接受訪談的內容。
-----------------------------------------------------------------------------------------------------------------
後記:
本計畫的數百個公開徵選計劃,其中一個計劃就是典藏虎尾糖廠,我們試著用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發展的角度典藏台灣經濟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工廠。數位化了許多老照片,紀錄歷史的沿革。得知藝術家王虹凱於威尼斯雙年展,另一種透過個人情感詮釋台灣工廠記憶,於國際的平台「發聲」。本計劃珍藏了台灣歷史、特有的中華文化以及各種知識,而王虹凱搜集的聲音,似乎穿透了檔案照片,讓記憶圖景,工廠式的,重新運作。
《咱的做工進行曲》 攝影:陳又維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