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2012

第九期:萬試如意-不合時宜史料 撰文/李志銘

懷念那些學校音樂課本裡的點點滴滴


「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
    天甚清,風甚涼,鄉愁陣陣來
    故鄉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
    在他鄉一孤客,寂寞又淒涼
    我願意,回故鄉,再尋舊生活
    眾親友聚一堂,共享從前樂」



記得念小學的時候,在音樂課上曾學過這首歌,當時只覺得曲中平靜柔美的歌聲旋律異常好聽,宛如略帶回憶的憂傷靜謐之音輕輕掠過耳旁,而它的歌名就叫做〈念故鄉〉。過去在台灣音樂教育體制當中,這首〈念故鄉〉被列為是小學、國中及高中音樂教科書裡的必學樂曲。豈料時隔二十餘年後,偶然再次聆聽這首兒時老歌,其間儘管經歷了多少際遇輪迴的人世變幻、滄海桑田,但腦海中由這首歌所帶來的、回憶童年的那份美好感覺卻似乎未曾改變。

而 同樣教人懷念的,目前台灣有些學校下課鈴聲除了傳統的四音階「do、mi、 re、sol」鐘響之外,比較常聽到的就是這首改編自德佛札克 (Antonin Dvorak,1841-1904)「新世界交響曲」交響曲第二樂章由英國管緩緩吹奏出動人的鄉愁旋律,此一曲調最初於上世紀一九三○ 年間「學堂樂歌」[1]盛行之際傳入中國、後經由聲樂家李抱忱將之填詞並改編成大家耳熟能詳的〈念故鄉〉曲調,又由於歌中填寫的漢語詞句言約意長、聲韻俱佳,甚至還有人誤以為這是一首道地的台灣民謠。

當時,在台灣音樂課本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詞出現,其實多少也和國民黨撤退來台有關,畢竟對於戰後初期的蔣介石政府而言,台灣一嶼只是客旅暫居之地(以及作為反攻大陸的跳板)、這裡並非他們心中永久的家鄉,所以必須思念彼岸中國那個真正的故鄉。

近 年來,我開始研究台灣絕版書刊封面裝幀與設計,也常常蒐集一些各式各樣老版本的學校教科書,尤其是早期的音樂課本。每當我翻看其中的剪貼圖畫、故事、兒 歌,彷彿都讓人能找到曾經的童年。有一回,我竟然還在福和橋跳蚤市場上意外發現了民國四十一年由「台糖幼稚園」教師自行編選出版的《兒童音樂集》教學課 本,與現今眾多坊間教材相比,當時無論是內頁簡樸大方的排版設計、細緻精巧的手繪插圖,抑或字裡行間傳達出來的教育理念,都一再呈顯出早年新文化運動遺緒猶存、有識之士尤其重視孩童教育的某種特有的時代氣息。

有趣的是,這部《兒童音樂集》在歌唱教學上同步採用了一般「五線譜」 與「數字簡譜」兩種樂譜並列方式來進行,似乎是部分受到了日治時代台灣公學校音樂教育的影響(當時課本裡有五線譜,也有簡譜),須知戰後中華民國學校音樂 教育體制長期以來都很排斥數字簡譜,甚至在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中更明示「不得使用簡譜」(也不得教唱靡靡之音),此一情況直到九○年代開放民間出版社編 纂教科書時才開始有了改變(於國小六年級音樂課本介紹簡譜)。

想當年,有多少年輕學子因為害怕豆芽菜(為了應付樂理 考試)、看不懂五線譜而從此放棄入門理解(享受)音樂的機會!話說早在十八世紀法國哲學家暨教育家盧梭(J.J.Rousseau)便有鑑於此,他為了普 及樂教、大力提倡所謂「全民音樂」,遂積極推廣數字簡譜的優點,然而他的「業餘身份」卻遭到學院保守音樂教授們的諷刺。後來,簡譜逐漸從歐洲傳到了日本, 再透過留日學生李叔同等人傳到中國,其影響所及,不僅那些從事傳統民族樂器教學者漸漸放棄工尺譜而以簡譜代之,就連當時英商百代唱片公司出版的「時代曲」歌單也都以簡譜印製。

工尺譜抄寫範例/打春桃
圖片來源: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夢幻之間合唱簡譜手稿2004 p.1
圖片來源:國立交通大學圖書館

於今回 溯五十年前,這些看似普通的兒童音樂教科書,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當時的文化名人、留洋歸國學者來編寫的,他們一方面勤於著書立論、積極引介現代西方文 化,同時更不吝投注心力於百廢待舉的學校基礎教育工作上。比如1948年完成哥倫比亞大學音樂教育博士學位的李抱忱,當時即因國共內戰之故被迫滯留美國, 但基於對合唱的熱愛而不定期來台講學、並在教科書裡編寫歌曲以推廣音樂教育。除此之外,早年台灣負責編纂音樂教材的另一個最常出現的重要人物,便是二○年 代上海時期與民國才子李叔同、豐子愷等人系出同門的著名現代音樂理論作曲家蕭而化。

約 莫自五○年代起,蕭而化開始接受各書局的邀請,加入了編輯教科書的行列,包括《初中音樂》(台灣省教育會,1951)、《初中音樂》(大中書 局,1955)、《新編高中音樂》(復興書局,1956)、《高職音樂》(復興書局,1965),以及民國五十七年根據教育部公佈《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 準》所編纂台灣第一套國中音樂課本皆出自蕭氏之手,其間陸續亦有計大偉爲中學生編寫的《音樂教科書》(台灣中華書局,1964)、康謳爲師範學校學生編寫 的《樂學通論》,這些教材無論內容編排及講授進度皆是循序漸進、言簡義賅,且已相當完整地涵蓋了一般音樂科系學生所應具備的基礎樂理常識。

大抵而言,那時的學校音樂課可說是少數能讓你暫時忘卻課業升學壓力、轉而放鬆心情盡興接觸藝術與唱歌的機會。

青年團教學活動之一
圖片來源:尋找台灣攝影文化的歷史座標- Part 1:
日治時期的營業寫真館及業餘愛好者(1895∼1945)作品蒐研暨數位典藏計畫

事實上,或許也正因為音樂本身並沒有明顯的實用價值(除了少數音樂科班生以外幾乎完全無助 於一般升學考試),所以它才能夠包容最多不可思議的想像力與不合適時宜的天馬行空,並且予以讓人暢快淋漓地直抒胸臆。於是乎,我一面看著手上的老課本,一 面恍然墜入記憶中那個校園生活充滿了歌聲的年少時代。


【作者簡介】
李志銘
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