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2012

專訪再現劇團「Bushiban」策展人葉志偉

補習班,一朵奇異的城市之花


採訪撰文/游秋玫

每天每夜,屬於南陽街的獨特的劇目,一直不斷上演。一幢幢大樓中,一格格的小教室裡,老師正在唱著獨腳戲,扯著喉嚨,用盡全身的細胞,為妳帶來一齣又一齣的精彩劇情。那是一個詭譎的世界,就像是一朵朵用慾望、爭競和恐懼所澆灌出來的奇花,飄散著異香~

再現劇團之地下劇會,今年推出年度企劃Bushiban”(補習班),企圖用戲劇的形式,再現台灣獨特補教文化。戲劇雖然下檔,迴響依舊不斷。為了瞭解Bushiban”一劇背後的策展理念,我們來到再現劇團的地下基地,訪問策展人葉志偉先生。


甫走進樓梯間,就被滿牆的精神標語給吸引,「神說想學,就有了補習班」這是此次Bushiban”一劇的Slogan,簡單明瞭,又充滿氣魄的帶領我們進入補習班的氛圍。那是個台灣人熟悉不過的場景了。教室裡,擺滿長條的課桌,還有精神標語區、風雲榜區,所有補習班該有的元素,一樣都不缺。在升學制度底下,幾乎大部分的學子,都去過這樣的場所,在那個制式化的教室裡和數百個同學,摩肩擦踵地排排坐者,對著課本,接收一次次老師的薰陶。我們好奇地問志偉,為什麼會想要做這樣一齣以補習班為名的劇碼,他想實驗甚麼?又想表達甚麼?


當知識變成販賣中的商品
再現劇團辦公室
身為雲林人的志偉,念的是私立中學,高中以前的補習經驗幾乎是零,因為研究所畢業要求的語言門檻,他才走進那個之前只在電視中認識的補習街。也在那時候他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人,在下班或下課之後,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或是穿著校服,通通都擠到那一個個小教室裡。自承不是個專心的人,葉志偉在大部份上課的時間裡,都在觀察別人,觀察老師,試著想要抓出那個地方的樣態。讓他印象最深的一位外籍老師,總是氣憤地說,你們考的這個多益,是史上最爛的測驗,是英文很爛的人在補的。老師在整堂課裡,教的不是英文,而是教學生如何用統計跟心理學來破解考題,讓學生即使英文程度不好,還是能考高分。葉志偉回憶道:「我覺得這件事情實在是太抽離了。我於是想到法國劇作家尤涅斯科(Eugène Ionesco)寫的《禿頭女高音》,講的正是他自己在學習英文時,產生的種種荒謬與矛盾的事情。就像這些英文字對我而言說都不是字,他們都只是一個個符號,我只是在想辦法用一種有系統的方式把這些符號塞到我的腦子裏面。

在那個課裡,站在台上的老師,不像是在傳授知識;坐在下面的學生,也不像是在領受知識;或者是說,老師好像將知識變成一種商品,用販賣機的形式賣給學生,只要投進硬幣,商品就會從機器裡掉出來。這個詭異的感受,在葉志偉的心裡萌芽,琢磨發酵了兩年時間,讓心裡的想法更成熟了以後,他決定著手籌畫這個演出。

創造熟悉又陌生的經驗

台灣綜藝化的補教制度,以及用經紀制度炒熱老師名氣的特殊補教文化,是歐美的cram school一詞所不能完全表述的。所以,為了能準確形容這樣的環境,許多補教業者,甚至是許多在台灣教英文的老師,都已經習慣用Bushiban”這個音譯而來的詞,作為台灣補習班的英文翻譯。

幾經考量下,葉志偉決定用Bushiban”作為劇名。「當你剛接觸Bushiban”這個詞並試圖要用英文的邏輯去理解的時候,你會以為這是個你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單字。但當你念出來的時候,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補習班。」

這種熟悉又陌生的感受,正是葉志偉想要創造的「異化」作用,藉著這種作用,能讓觀眾擺脫先入為主或是理所當然的看法,先是對它(補習班)產生距離,而後才能再重新檢視並看待它(補習班)在自己的生活或記憶裡有起過甚麼變化或作用。

重新參與、進而省思

"Bushiban"演出劇照 │ 再現劇團提供
「誰會在看戲的時候,前面擺一張桌子,還有人會發一個筆記本給你寫。學生證上面還有QR code,你還得真的通過條碼驗證,電腦螢幕顯示你OK了之後,才可以入場。」

Bushiban”從一開始的選課、報名(多選幾堂課還有優惠價)、製作上課證、上課過程,甚至是宣傳海報的設計風格,無一不仿造補習班的方式。

這些出於葉志偉的精心設計,為得是要讓觀眾在經歷這些事物的過程中,重新省思那些我們習慣並視為尋常的事情,「就像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用選課這種方式?為什麼要用學生證?」志偉運用戲劇裡慣用的諧擬手法,讓觀眾在看戲時,不單能重新反芻自己的經驗,也可以接受到設計者想要調侃以及諷刺的部分。「我希望觀眾在接觸這些事情的時候,能夠思考為什麼這些事情要這樣進行。補習班業者的策略是甚麼?消費者又中了甚麼計。」
"補習班"一劇宣傳海報│ 再現劇團提供

透過這些參與的過程,也讓觀眾自己成為劇裡環節的一份子,提供另類又深刻地觀賞經驗,當他看完表演,將票收入票夾以後,這張票將會變得特別而不可取代。

慾望和恐懼,是我們滋養"補習班"的養分

Bushiban”共邀集九位新生代的劇場工作者,以他們自身對補習班的經驗與想像創作,用one man show的方式,在地下室的劇場空間替觀眾開課補習。開設的課程,可謂五花八門,像是聲優放牛班,教授的是如何扮演好雜聲班的角色,為電影裡的路人甲乙配好音。穿牆so easy”,要告訴你的是穿梭於意識跟潛意識之間是怎麼一回事。其他還有「理財」、「音樂」、「魔術」、「女性主義」等課程。
"Bushiban"演出劇照 │ 再現劇團提供

 演出主題光怪陸離又百無禁忌,大大顛覆我們對補習班以升學考試為主的印象,但這其實正是葉志偉想要的效果,他覺得,戲劇裡的花招其實還遠遠比不過真實世界裡的補習班。一個演員演45分鐘還會覺得累,補習班裡的老師卻是可以滔滔不絕三個小時。」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他才發現,現在的補教世界裡,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都能成為開課的名目,甚至連八萬塊一堂的「把妹保證班」,都有老師教。補習班,老早就跨出升學的領域,到達一種無所不補的境界。當大學錄取率不斷攀升,重考生大幅減少的時候,補教業者總要想盡辦法創造新的需求,以開發新客群。於是考研究所、考證照、考公職變成新的需求。「就算你不想考試,只想回家種田,享受樂活,也會有業者跳出來說,你以為你會種田嗎?你以為樂活很簡單嗎?」葉志偉體認到,升學不過就是人生的一小階段而已,但無止盡的競爭,卻早就蔓延在這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南陽街追夢之旅
圖片來源:數位島嶼
補教界的現象反映的正是人的慾望和恐慌,「整條補習街的每個地方,每個大樓裡的每個小房間,好像都在承載這個都會的人的慾望。你只要看到這邊有甚麼東西被開了課,就代表這裡有人需要它。這裡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了這個城市的人想要追求甚麼。」完成本劇之後,再回頭檢視,葉志偉並不全然只想諷刺補習班,他說,「我們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我們的環境可以讓補習班屹立不搖。」
        
只要競爭還在,慾望還在,恐懼還在,補習街裡的每個教室,每天還是繼續會上演一場又一場精采的劇碼。


【關於葉志偉】
1984年生,雲林北港人。
因不諳國語的父母喚「志偉」二字時多誤發音為「柱偉」,故亦常自署「柱偉」。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畢,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導演碩士,現為再現劇團推廣教學組長。
自2003年開始發表劇場創作,23歲那年與學長黃民安共同創辦再現劇團,主任編導工作,
並主導策辦2008、2010、2012等三年之藝術工場空間展演計畫「地下劇會」系列活動。
作品擅以對習常現象或既有認知的觀察、拆解、再生與重組做為創作策略,
但又同時充盈七年級男生打死不肯聽話的頑童態度,近期計畫是繼續當「死小孩」一枚。

延伸閱讀:
再現劇團官方網站:http://rpt20080229.com/
國家電影資料館:愛的羽毛在飄」系列劇照。1982年電影,發生在一群大學落榜生中的故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