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2012

專訪「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館長 羅斌


木偶、聲響、不一樣的博物館

採訪撰文/王珮瑜


台灣人最熟悉的偶戲,莫過於布袋戲。掌中弄巧,緊湊熱鬧,戲偶們翻滾、打鬥、四處征戰的氣勢,讓街頭巷尾如癡如醉、欲罷不能。許多人聊起布袋戲,總是口沫橫飛、興致盎然,殊不知這些小小的木偶不只在台灣吃得開,還深深擄獲了外國人的心。



橫跨大洋,與偶相遇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館長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是荷蘭萊登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漢學博士,從事偶戲研究已二十多年,對於台灣各項傳統文化更是關注。是什麼原因,讓他從遙遠的北歐來到台灣,一住就是十多年?這將近一萬公里的大洋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差異?這些差異又如何化作養分,豐富羅斌的作品?

在博物館布置隨性、活潑明亮的辦公室裡,羅斌回憶起他最初的偶戲印象。他從小就非常喜歡戲劇,「小時候在荷蘭都是看電視,我對偶戲最早的記憶,是三歲的時候看的電視節目。」羅斌對於一組小猴子、小男孩的角色特別印象深刻,他提到,荷蘭的兒童節目做得很好,充滿創意,帶給他許多樂趣和啟發。

羅斌背後隨性張貼的海報,讓工作環境產生輕鬆的氣息
就讀研究所期間(1986年左右),羅斌前往中國作研究,在泉州國際偶戲節中看到許多令他難忘的表演,「我想研究一個比較『活生生』的東西,沒想到戲這麼好看!結果,小研究就變成大研究了。」羅斌笑著說。一齣偶戲當中,包含了音樂、舞台、雕刻、刺繡、宗教和民俗等等元素,像一座充滿小徑的花園,獨特又豐富,讓羅斌義無反顧,一頭栽了進去,從荷蘭到中國,又從中國到了台灣。

在福建的時候,羅斌遇見一位藝校木偶班的老師,這位老師仰賴自己的經驗與記憶,一字一句重新謄寫在文革時期被銷燬、禁演的劇本,堅持不輟,只為了找回被摧折的文化。藝師不卑不亢、步步為營的風範,深深影響了這個來自北歐的年輕學者,羅斌說:「我非常敬佩他的工作態度,以及那份堅持的毅力。」事隔多年,再度回顧羅斌「與偶相遇」的歷程,當年在老藝師身邊觀摩的研究生,如今已經成為博物館館長,在保存偶戲的道路上,延續這份珍貴的精神。

打造立體經驗,活潑又生活化
2000年,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經甫先生,將自己二十多年來所收藏的5000多件偶戲珍品匯聚一堂,創辦「台原大稻埕偶博館」,並邀請羅斌出任館長,希望透過典藏、展示和演出,打造一個充滿體驗與互動的博物館空間。2005年時,林柳新夫人林錦華女士獨資捐贈位於西寧北路的兩棟老房子,偶博館於進駐後更名為「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從此,時間與空間的痕跡、文化與生活的態度,全都被收納在這座美麗的老建築裡。

在台灣,看過偶戲不稀罕,看師傅巧手打造人偶才稀罕。一走進偶戲館,左手邊就是一扇大窗,窗後便是戲偶工坊。一塊塊顏色深淺不一的木頭,在這裡漸漸成為五官靈動、線條活潑的偶頭,參觀者可以在這裡瞭解一尊戲偶的完成,師傅也會回答觀眾的提問。透過這個工坊,博物館明確地開放了交流的可能,讓抽象的知識與文化成為可觸摸的具體經驗,同時提示參觀者,「這是個動態的空間,可別只是呆呆張望!」。

戲偶工坊
位於天台的越南水魁儡舞台,參觀者可親自上陣!


置身館內,陽光穿透檜木方格窗的老玻璃,在牆壁上折射出柔軟的光影。沿著洗石子樓梯慢慢往上走,各個樓層分別展示了布袋戲、鐵枝傀儡、皮影戲、杖頭傀儡、越南水傀儡、面具等亞洲傳統偶戲珍品,雖然空間不大,但展場充分保留建築物的本色,搭配具體而微的文字說明,無論大人小孩,都能從中獲得知識與趣味。

走累的時候,我們有兩個選擇:坐在椅條上小憩片刻,或者,走出戶外,到頂樓的天台上呼吸屬於老台北的空氣,在越南水傀儡的舞台邊,搭配市囂,演一場屬於自己的獨門戲。


私人博物館,發揮行動力
目前館內收藏有全世界最大的廣東杖頭傀儡,在閩南布袋戲、印尼皮影戲、廣東杖頭傀儡等部分也有齊全的收藏,目前正逐步擴充泰國皮影、中國皮影、越南傀儡等亞洲重要的偶戲藏品。「我不像公務員,我比較亂一點!討厭把課本貼在牆壁上,所以花很多精力撰寫大家都能接受的介紹文字。」羅斌是個特別的博物館經營者,他認為生活中不應有過多的規定或紀律,凡事除了黑與白之外,應該要有一點灰色地帶,才能進行創意與實驗。所以他規劃出「醜容院:閩南小丑戲偶文物特展」、「從亭仔腳下看布袋戲」、「見鬼:神鬼信仰與偶戲及面具的關係展」和好幾個DIY小舞台,博物館在他手中,成為一個有溫度的場所。


「我有自己的風格,私人博物館雖然經費不多,但行動力很強,我們什麼都可以改變,什麼都可以調整。國家博物館錢多,法規更多,做起來反而辛苦。」羅斌認為私人博物館和國家出資的博物館,在社會角色上不應該有所區隔,理應只有類型的差異,不要讓運作方式限制了博物館的功能。換句話說,博物館不應該被法規綁死,政府必須思考如何讓法規成為博物館營運的助力,而非絆腳石。

羅斌身兼博物館館長、台原偶戲團與納豆劇團的藝術總監,兩個劇團分別具有台灣傳統偶戲與現代戲劇的特點;典藏與創作相輔相成,讓偶戲在當代能繼續「活下來」,繼續成為台灣社會的共同記憶。

鑼鼓起響,偶戲開張
作為一個創作者,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羅斌簡要地說:「戲一定要好看,一定要有娛樂。」故事如何使人們魂牽夢縈?只有曾經深陷其中,才能了解那種無法自拔的處境。「愛情與死亡,是永恆的主題,這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經驗。」羅斌與台原偶戲團共同營造了數百場演出,將人在宇宙裡渺小、卑微的願望,在舞台上化為無限可能的世界。

台灣過去布袋戲、傀儡戲的演出方式,和現代觀眾之間有很深的「代溝」,語言落差、敘事步調、故事主題和表演風格上的疏離,都是造成傳統戲劇沒落的原因。羅斌熱愛傳統戲,但要在已具有多重娛樂選項的社會中,重新找回觀眾,就必須改變,「傳統的布袋戲節奏太慢,講話太多,台語都一半聽不懂,這是很大的問題。所以現代化就會把節奏加快,適度加上字幕,調整語言,還要有好的劇場技術。」2001年,羅斌編導他在台灣的第一部戲《馬克波羅》,劇中以台語為主調,融合義大利文的韻律,敘事和角色刻劃上都能看見跨文化因子在其中流動穿梭。

「文化的跨越一定是正面的。在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文化裡面,就更了解自己的各個方面,並提供另外一個文化一些新的觀點,這個蠻有意思的,會發生一些火花。」羅斌用更加寬敞的視野看待表演藝術,並編寫具有台灣意涵的新劇本,近年來他帶領劇團前往歐洲、中美洲和港澳地區巡演,都獲得非常熱烈的回響,也引發許多觀眾進入偶戲的世界。

典藏無盡頭,人偶也上網
傀儡戲劇本
偶戲館在2008年時與崑山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合作,進行戲偶和劇本的數位化,讓社會大眾能用更輕鬆、更方便的方式,親近這些藏品。人偶不再只是被束之高閣的物件而已,也能「上網」和觀眾見面。自從Facebook出現以來,館方更不吝於和網友分享新進收藏,並且貼心地使用中英文簡介,讓不同國家的民眾也能參與討論、相互交流。羅斌很認同這種互動方式,網站與臉書成為博物館的「跨屆分身」,提供更多參觀的路徑。

戲,總有結束的時候,典藏卻沒有終點,也看不到盡頭。走進大稻埕,在霞海城隍廟的香火氣味中漫步,人們內心真正渴望的絕對不是布料、藥材與乾貨,而是一個可以探望歷史、參與過去的機會。下一回來到大稻埕,不妨留意一下身邊,是否有個高大的外國人在老建築前操著戲偶,用臺語跟你說:「來踅博物館喔!」




延伸閱讀: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數位典藏
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網站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