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2012

第六期:沒事強身-不合時宜史料 撰文/李志銘

那些年,在運動場上的民族記憶

        時值春雷初響、萬物驚蟄,且試問當今(2012)全球體壇誰人最為炙手可熱?想必你我心底早已有了譜,這人毋庸置疑就是美國職籃紐約尼克隊台裔球員「哈佛小子」林書豪
,過去一個月來被全美各大媒體暱稱「Linsanity」(林來瘋)的他,其鋒頭之健幾乎掩蓋了其他所有明星球員的光芒,甚至儼然超越了2005年王建民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登板先發開啟了所謂「Taiwang」的新時代,不僅他的球賽勝負時時刻刻牽動著全世界觀眾的心,使得追隨者每天均以倍數成長,也讓台灣過去曾深受職棒簽賭案負面形象導致萎靡不振的新聞體育版面再度賦予全新的寄託與希望。

        此處透過衛星轉播與電視媒體的傳送,所謂「台灣認同」(Taiwan identity)意識的形成無疑和運動有很密切的關係,至於那些備受矚目的體育競賽更是一種政治象徵,兩者之間很難不扯上關係,就連籃球、棒球發源地的美國也自不例外。無論是「Linsanity」抑或「Taiwang」,本質上這類流行詞彙皆代表著一種傳播整合的建構體,不惟在個人認同層面增強了台灣人對自身的榮耀感和凝聚力,其間更混雜了民族情感、英雄崇拜和運動資本主義(sport capitalism),遂使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選手能在美國發展並獲得全球愛好者的支持之餘,非但有助於國際間的和諧進程,亦相繼為美國體育界進一步開發了台灣和亞洲市場(包括球賽轉播以及周邊相關產品)的偌大商機。

        回顧過去,昔日在那風雨飄搖、外交處境艱困的戒嚴年代,同時也是我從媒體報導得知有最多田徑(體育)場上「民族英雄」輩出的一段童年歲月。印象中最深刻的,除了「亞洲鐵人」楊傳廣、「飛躍的羚羊」紀政(巧妙的是,他們全都在台灣出頭之後立刻被送到美國接受訓練)以外,還有更早之前的紅葉少棒,這些都曾是台灣家喻戶曉的名字。

中華紅葉少棒隊
圖片來源: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之建置 
        近來根據媒體報導,「哈佛小子」林書豪連續登上最新一期《Sports Illustrated》(體育畫刊)中英文版封面,據說這是自從1963年「亞洲鐵人」 楊傳廣 創下「十項運動」紀錄迄今,首次有台裔運動員成為該刊封面人物。

        類似情況就在五十年前,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最初令他們感到訝異的是,沒想到一向在白人、黑人橫肆的運動競技場上竟然出現了這麼一位黑頭髮黃皮膚、剃個平頭英姿煥發的勇者,他的名字叫做「C.K. Yang」( 楊傳廣 )。

楊傳廣凱歸,接收獻花後與中國小姐葉睦秋合影。
圖片來源:運動與棒球文化資產之數位典藏與資源整合資料館之建置
        還記得小時候常聽長輩提起楊傳廣的豐功偉業,出身台東阿美族馬蘭部落的他,起初剛接觸的運動是棒球,後來轉以廣泛接受各項田徑訓練,並成為十項運動國家代表隊選手而在菲律賓馬尼拉亞運首度奪金,一夕成為舉國傳誦的「亞洲鐵人」。想當年,他在羅馬奧運會中奪下十項田徑銀牌、同時打破世界紀錄,消息傳來台灣舉國上下一片歡騰。楊傳廣的傲人成績不僅令他在1963年5月發行的美國《Sports Illustrated》(體育畫刊)獲選「近代最傑出華人運動員」,同年12月23日,楊傳廣更登上《運動畫刊》封面,被譽為「世界最佳運動員」。

19631223日,楊傳廣登上《運動畫刊》封面,被譽為「世界最佳運動員」
        以往陪伴著許多台灣人成長的童年記憶當中,楊傳廣可說是戰後中華民國最早揚名國際的第一代所謂「台灣之光」,其影響所及,台東市區甚至還有一條街被命名為「傳廣路」。

        可惜好景不常的是,彼時正值運動生涯顛峰期的楊傳廣,在他刷新世界十項全能運動紀錄的第二年(1964)東京奧運會上,由於先前優異成績而被視為當屆男子十項項目摘金的大熱門,未料比賽結果卻只得到第五名,讓國人頗感失望與錯愕之餘,坊間也因此不斷流傳他「賽前遭人下藥」諸般說法甚囂塵上。而儘管他此番表現不如理想,卻仍有人願意雪中送炭,當時台視《群星會》節目製作人慎芝即以「歡迎鐵人楊傳廣」為題作詞、梁樂音作曲譜成了一首歌:「亞洲鐵人我們的馬山/歡迎你回故鄉,亞洲鐵人我們的馬山/歡迎你回家園,恩師的教誨/父老的期望/精神的支援,英勇奮上陣/你盡了力量/叱吒在沙場,你為我祖國爭奪了光榮/同胞們永不忘,經過了磨鍊/從此更堅強/中華的健兒郎」,曲中屢屢提及的「馬山」乃是楊傳廣的阿美族本名「Misun」(專欄作家何凡當年也寫過一篇〈馬山精神〉以茲誌念),這首歌後來交由《群星會》男女歌手演唱,使得楊傳廣鎩羽歸國時依然感到溫暖。

        隨之,從1970年代末一直延續到80年代,當時楊傳廣已宣布從體壇隱退,而台灣亦退出聯合國多年,在國際上走向孤立,最主要的友邦美國眼看就要和中共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這時方從全美馬拉松競賽中嶄露頭角的八歲華裔長跑小將蒲仲強正準備與父親一同回台提倡馬拉松運動,那年正是1977,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飄揚在紐約,全美各地爭相報導這個被譽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小孩」。出生於美國、幼年在台灣成長的蒲仲強於是成了媒體眼中新崛起的田徑英雄,緊接著更有出版社替他出書-名曰《蒲仲強的故事》,並且就在當年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周年而發起「為領袖而跑」的活動前夕上市。

1982年,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七十周年而發起「為領袖而跑」的體育傳記《蒲仲強的故事》正式上市。

自「現代運動」發展迄今,體育本身總是很難脫離政治,放諸個人的運動成就不僅指涉國家統治力量的強大,也更進一步肯定國家存在的道德價值,尤其作為競賽場上的焦點人物常常能喚起全國民眾的集體意識,從而帶動人民建立對國家未來的信心。誰說人類的野蠻戰爭已經結束了呢?基於生物競爭的本能所驅使,如今著眼於一分高下的運動競技無疑取代了以往的攻城掠地,而成為和平時代以國族榮光(the greater glory of the state)投射在運動場域當中的另一種戰爭。




李志銘
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