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2011

第二期:搜神記-不合時宜史料 撰文/李志銘


在台北,每到民俗節慶想要湊湊熱鬧的日子,我總是喜歡到附近老寺廟裡走一走,只因為它瀰漫著一種文化信仰的味道,哪怕周邊街道環境無論再怎麼嘈雜紛擾,一旦踏入了寺廟內便能頓時教人放空許久,而廟宇內外懸掛的大燈籠亦能予我安定之感。

1932年-龍山寺
 特別是位處萬華(昔稱「艋舺」)舊市區中心、傳承歷史信仰最為悠久的艋舺龍山寺


搭乘上捷運板南線,這條貫穿台北東西區的交通大動脈宛若時光隧道,十分鐘前儘管還在最新興繁華的東區信義商圈看望台北一○一高樓,但是過了十分鐘後卻能在轉瞬間帶你走入散發著濃濃歷史氣味的西區艋舺老街。

1930年代艋舺飲食攤

過去來到艋舺,多半是為了尋訪當地小吃攤夜市美食。根據吳逸生筆下一篇〈艋舺零食譜〉(1967年《台灣風物》17卷6期)所述,早年先民從閩南渡海來台,因落腳於台北艋舺一代開發極早,致使當地零食種類琳瑯滿目,大街小巷四處充斥著飲食攤販。而文中略提當時較屬常見的攤食美味大抵計有四果湯、粉圓湯、粳仔粿、米苔目、涼粉條、杏仁豆腐、綠豆湯、愛玉冰、仙草冰、冬瓜茶、酸梅湯、雞蛋冰、花生湯、紅豆仔湯、筒仔米糕、燒米糕、肉粽、茯苓糕、潤餅、鼎邊銼、燒炕薯等,且以人潮聚集的龍山寺廟前廣場為中心,眾多小販肩挑著扁擔上的零食貨品往來頻繁穿梭於廣州街、萬華夜市與大理街周邊,人們只要一聽小販高聲吆喝,往往就會不由自主地群集過來,沿街叫賣招睞之聲可謂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這一天恰逢寺廟舉行法會祭典,便見廟前許多信徒手持線裝佛書用著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朗讀、虔誠膜拜,門外穿流不息的朝拜香客們魚貫走往內殿,先是行經山門旁「淨心瀑布」讓流水聲將心境沈靜下來,之後沿著走廊承受裊裊佛香的洗禮和早晚課誦經聲的度化。原本眾人皆排隊站立,可越到後面卻發現有人自動地跪下。隊伍雖參差不平,可背影卻同樣虔誠、同樣讓人感動!於是乎,諦聽耳邊流洩未曾間歇的誦經聲似已不僅是人神間的密語,那獨特的梵語旋律彷彿更主導了艋舺地方的生命節奏,加諸龍山寺廣場旁的麵茶攤子不時聽聞煎煮茶壺滾水吱吱叫,儼然構成了一幅極其動人的庶民生活風情畫。

        話說西方先進國家早已把這古老城市裡滿懷市井氛圍的聲音景象視同瀕臨絕跡的文化遺產景觀「環境財」來保存-名曰音景(Soundscape),顧名思義即為「聲音」加上「景觀」(風景)的合成字,最初原由加拿大籍作曲家Raymond Murray Schafer於1970年代所提出,並以「世界音景計畫」(The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W.S.P.)爲核心展開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當時在他著手分析中發現,城市裡除了環境噪音之外,尚且包含許多讓人感覺良好或是值得保留下來的聲音元素(包括小溪流水、鳥叫蟲鳴、寺廟儀式、各種貨品的叫賣聲等),而這些聲音也絕非只是單純的自然物理現象,Schafer謂之「環境的音樂」(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其所代表的深層意義無疑該屬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文化指標。

一張照片可以喚起過往記憶,一段錄音同樣可以。為了保存回憶,我們大多都會拍照留念,但是相對而言能夠專門蒐集聲音來做記錄的人卻少之又少。

因此,儘管「音景」概念之說頗有其歷史淵源,但迄今為止有關音景的田野研究卻仍不發達,直到近年來才有人開始對不同城市的獨特聲音持續做記錄。諸如:1996年日本「環境廳」首度向全國各地公開徵選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種聲音,並由「日本音景學會」從中評選出一百件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的「音風景百選」;此外舉世聞名的大英圖書館亦於2004-2009年與英國聯合資訊系統委員會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合作數位化專案,陸續建置Archival Sound Recordings網站,精選44,500筆稀有的音樂、人與自然環境錄音等有聲資料庫線上聆聽與下載,以提供給高等教育機構研究使用;後續甚至包括2009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發起的「聲音保存計劃」(Save Our Sounds),以及2010年大英圖書館發起「英國聲音地圖」UKSOUNDMAP等活動,均旨在普遍呼籲一般民眾利用手邊錄音器材募集各地聲音地景,共同為聲音典藏貢獻心力。

為了保存稍縱即逝的聲音,自始即熱愛台灣風土民情、宛如知名導演Wim Wenders執導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裡男主角搬演錄音器材四處採集大街小巷各種聲響的法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於2008年受比利時廣播電台之邀,創作出以聲音介紹台灣夏天的作品,他以鬼月為題,將台北艋舺龍山寺的唱唸祭典聲、爻杯聲,融合烏來樹林裡的蟬叫聲及午後的雷陣雨,據以拼貼出台灣農曆七月的聲音印象。

「流浪在午後的雷陣雨裡。一個遊行隊伍引領我們直到河畔。他們的供品,他們的鈸。在這個時期,剛剛出土的蟬也在高歌,它們的死亡之歌,慶祝著生命循環的終點接近了」,澎葉生在這張錄音專輯文案中寫道:「…我們將彼此合解並使我們無聲的怨念平靜下來。不久後,一位師父或道人將以手遮耳,避免聽見因地底之門即將重又關閉所發出的,我們的哀求聲」。

遠從清乾隆時期建成以降,由於寺內供奉神佛眾多、被譽為「眾神的集今所」的艋舺龍山寺向來便是來自福建泉州的異鄉人在北台灣開拓墾殖的信仰中心,而我此時聽見的,則是它歷經三百多年歲月至今仍終究一片祥和不斷的神靈之聲。




<作者簡介> 

李志銘
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