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2011

第三期:老工廠-不合時宜史料 撰文/李志銘

從《歌林》雜誌到《遠東人》
追懷早期台灣工廠企業雜誌裡的文化精神
撰文 李志銘◎作家

70年代《歌林》雜誌刊載電視老廣告圖片,
可謂具體而微地見證了一頁台灣近代家電產業發展史。
前些日子,無意間翻看著一份老雜誌刊載當時號稱最新型-國內首創十六吋加裝木製扇門的「歌林牌」電視機廣告,便依稀想像小時候三重埔阿嬤老家曾經有過的古董電視,且將螢光幕前那扇看似神祕的摺疊木門緩緩打開,記憶裡彷彿讓人頓時回到了若干年前、過去街坊巷口叫賣一碗陽春麵十塊錢的童年時代。

如同坊間常見小說出版品採用三十二開本裝訂,於我手中的這份雜誌名曰:《歌林》,顧名思義即為六、七台灣知名家電大廠「歌林股份有限公司」(Kolin Inc.since1963)旗下所屬員工刊物。該刊自民國五十九年(1970)創刊,其間發行凡二十年來可謂一路見證了台灣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

根據一般普遍說法,彼時一九七○前後那段期間恰好正是台灣社會以平均每年超過10%經濟成長率快速起飛的大好年代,而約莫同時期開始的「十大建設」亦相繼帶動了台灣出口導向的產業發展,許多小型工廠如雨後春筍般陸續出現在一塊塊良田土地以及鄰里巷道間,加諸大批中南部城鄉移民北上湧入,遂將原有的農業鄉鎮逐漸轉型為工業城市。

於是乎,當年就在政府提倡「客廳即工廠」的時空背景下,不少咱父祖輩那一代人為改善家庭經濟,除了照料原有工作本務之外,同時也還經常向鄰近工廠批發原料或半成品來賺取「按件計酬」的加工費。還記得小學老師曾在課堂上做家長職業調查,結果竟有半數以上同學都與諸多小型家庭工廠關係密切,其中包括有做鞋子、衣服、包包,也有做電子零件加工、木器加工、玩具玩偶加工,當時差不多所有你能想得到的傳統產業幾乎都囊括了,印象中那些同學的媽媽們似乎總是奔波於家庭和工廠之間,而許多孩子往往也就在一面幫忙做著「貼撕膠帶、穿鐵線」,另一面則急於把手邊加工品完成後趕著出門和鄰居朋友嬉戲玩樂之中度過了童年歲月。

  大致來說,由於那時候台灣社會開始朝向策略性經濟出口導向發展,景氣大好,所謂「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就在廣大中小企業的家庭工廠、衛星工廠間蓬勃而起,這不僅僅造就了台灣人累積財富的黃金高峰期,連帶亦使得整體大環境的機會變多,相形之下有些資方企業便未必強調事事都得錙銖必較或者非要掙大錢不可,他們反倒在追求生產利潤和企業組織效率之餘,尚且還能兼顧傳統人情與社會責任,甚至也想在藝術文化產業方面嘗試做點有趣的事情。 
早期知名歌星劉文正可說是當年《歌林》雜誌
最為炙手可熱的封面人物。

遠東紡織關係企業所屬《遠東人》雜誌
第三期特輯「這一代的年輕人」。




















此處若侈談企業本身該如何介入文化事業,其中最顯著而直接的方式之一,當莫過於自編自製雜誌刊物。

且看當時頗具知名度的幾家企業大廠發行社內雜誌(如Kolin公司旗下《歌林雜誌》、遠東紡織關係企業所屬《遠東人》、以及大同公司旗下《大同雜誌》等),版面內容均不乏常見印有「安.居.樂.業」簡簡單單四個大字,可想而知那幾乎確是個民間各行各業欣欣向榮、相對能夠讓絕大多數人民看見希望與前景的年代。

在這裡,當我一頁頁翻閱《遠東人》、《歌林雜誌》這些民間企業刊物同時感到最難得、也最有趣的地方,乃是驚歎他們有幸經歷了台灣經濟起飛的最好時代,而且又恰如其份地趕上台灣媒體發展以及跨越七、八年代島內社會轉型期間諸多歷史事件,因而得以在文學、藝術乃至影像各方面都留下了極其難得的珍貴資料。

例如創刊於一九七四年的《遠東人》,該刊企劃第三期「這一代的年輕人」特輯裡,主編者即以別出心裁地專訪了當年甫出道未久、年方二十出頭的小說家李昂、音樂指揮家陳秋盛,以及青年攝影家郭英聲等人,從其字裡行間不啻透露出一個個天真、義無反顧。試問,當時孰人能料想到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昔日曾經受訪的這幾位青澀少年郎均已卓然有成、且在文化界各據一方執掌牛耳!眼下這些第一手訪談文字與照片資料無疑皆成了最佳的歷史見證。

此外,當年作為台灣唯一設立唱片出版部門的家電製造公司-「歌林」企業,早期從自製國產黑白電視機起家,於一九六九年開始與三菱電機( Mitsubishi Electric )技術合作,推出全台灣第一部彩色電視,此後更接連跨足銷售電冰箱、洗衣機及窗形冷暖氣機等家電市場,綜觀其發展過程皆可謂具體而微地羅列記載於《歌林雜誌》之上。如是追想民國六、七○年代的歌林,迄今猶能使眾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抵便屬老字號「歌林唱片」(後因盜版猖獗,二十年前「歌林」即已把這個事業停掉),其中包括像老一代的劉文正、鳳飛飛、高凌風等歌星,當時幾乎都是《歌林雜誌》封面炙手可熱的人物主角,據聞當年鳳飛飛在夏威夷坐直昇機幫歌林黑晶體電視拍攝廣告亦曾轟動一時。


綜觀《歌林雜誌》除了紀錄著台灣早期公司企業利用明星代言旗下家電產品的流行現象之外,尤其翻看每期刊物最後必載「歌林簡訊」一欄最是讓我深感窩心與動容!何故?大抵凡是只要公司某部門某員工於當月份生日、或新婚、或生子生女,此處一概羅列名姓上書並致予慶賀祝福等語句,足見當時這些企業本身顯然懂得去關心每位員工的家庭生活以及個人生涯發展。至少,他們遠比現今有些台商幾乎不把基層員工當人看的那些所謂「血汗工廠」實在是好太多了!


延伸閱讀: 

1.台灣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2.台灣產業經濟主題檔案館



<作者簡介> 

李志銘
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