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2012

第七期:幼稚經典款-不合時宜史料 撰文/李志銘

戲尪仔、干樂、竹節蛇─

台灣土俗玩具中的童玩文化



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大概就是童年無憂無慮的兒時光景了。


依稀想起初中時代有一首熟悉的歌是這麼唱的:「春去秋來,歲月如流,遊子傷漂泊,回憶兒時,家居嬉戲,光景宛如昨」。此番情境每每教人難以忘懷,這是民初時期弘一大師李叔同(1880-1942)譜寫的名歌〈憶兒時〉,原曲旋律取材自十九世紀美國民謠作曲家威廉海斯(William Shakespeare Hays,1837-1907)的「我那陽光燦爛的老家」(My Dear Old Sunny Home/1871),後來交由李叔同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學素養填上中文歌詞,從此歷經數十年傳唱經久不衰,迄今聽來仍覺文字優美雋永。


在這裡,由歌聲喚起的童年情結顯然關聯著一個人的歸根意識。尤其當你愈是回溯到早期的年代,你會發現兒童與成人世界之間的關係愈是遠較今天更為緊密,根據美國當代人類學家Gary Cross撰述《小玩意︰玩具與美國人童年世界的變遷》

(Kids' Stuff: Toys and the Changing World of American Childhood)一書表示「不同時代和地域的玩具都是針對成人世界的模仿,但又免除了真實的成人世界的危險與負擔」。甚至許多我們今天視為童玩遊戲之物,其源頭大抵都和宗教祭祀崇拜、廟會集市以及民俗慶典活動有所關聯。
Kids' Stuff: Toys and the Changing World
of American Childhood

好比說西方萬聖節(Halloween)在傳統上被認為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刻,節日當天,不論大人小孩都會戴上各樣各式的鬼臉面具、裝神弄鬼上街嬉鬧同樂。這般習俗其實和東方人農歷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俗稱「鬼節」)或「中元節」(前者屬佛教,後者屬道教)頗為相近,都有類似穿戴面具扮鬼魅魍魎的巡遊活動,而老一輩台灣人所指稱的面具鬼臉,閩南話就叫作「小鬼仔殼」!


回顧台灣過去,某些古早玩具同時也是許多成年人記憶中永恆的經典:包括像是尪仔標、捏麵人踩高蹺、竹筷槍、竹蜻蜓、陀螺、踢毽子、扯鈴、紙風車、草編動物、抓米袋、滾鐵輪等,我們可還記得那些沒有染上多少商業色彩的童年歲月?在昔日物質環境普遍貧困的年代,諸如此類利用天然資源就地取材製作的簡易玩具不僅曾經帶給人們歡樂,更因此串起了以往好幾代台灣囝仔遊走於街坊巷弄自由玩耍的共同記憶。

玩具(玩具、陀螺、偶、樂器)
圖片來源:日治時代台灣小公學校美術教課書數位典藏收集計畫


追溯島內的童玩歷史,早自日治時代起,日本人開始將東京街頭流行的「尪仔標」傳入台灣。最初是以黏土做成長條形、上面印有中國傳統三俠五義人物圖案,日人稱它為Manko(メンコ,漢文「面子」),後來才逐漸演變成鐵製、乃至今日所見的圓形紙牌樣式,圖樣也開始融入台灣本土元素。

當時,正是日本學界發起民間美術工藝復興運動、積極推動鄉土民族誌暨人類學研究熱潮的年代,而所謂「童玩文化」即是其中重要一環。大正十年(1921),日本民俗學者澁澤敬三(1896-1963)開始組織研究團隊、並從收集、保存鄉土民間玩具為起點,陸續舉辦一系列走訪庶民文化田野調查活動,調查內容普及全日本民眾的生活用具、生產用具等。

約莫同一時期在台灣,則有版畫家立花壽(曾經替文學家兼裝幀家西川滿製作藏書票)與中井淳共同創設了「台北こけし会」(台北小玩偶協會),通過地方人士自覺性地選擇和蒐集來自台灣各地不同材質、不同造型的鄉土玩具,恰能反映出一個民族在其特殊歷史背景下最樸實、最本源的文化面貌。

玩具店櫥窗
圖片來源尋找台灣攝影文化的歷史座標
part1日治時期的營業寫真館及業餘愛好者作品蒐研暨數位典藏計畫

作為日本近代推展鄉土玩具研究的先驅者,立花壽接著又在東京「白と黒社」編纂了一套以日本版畫家描繪(紀錄)全國民間童玩的木刻雜誌-名曰《版藝術》。該雜誌於昭和七年四月創刊,每月初固定出版一期、每期限量四百部,至昭和十一年十二月停刊為止,共發行五十七期。值得注意的是,這套《版藝術》雜誌最後一期(終刊號)乃以台灣地方童玩為主題,並延請版畫家暨民俗學者料治朝鳴(本名「料治熊太」,1899-1982)創作二十幅木刻圖繪輯錄成冊,此即《版藝術-台灣土俗玩具集》。

就在料治朝鳴的巧藝刀筆下,無論是演弄掌中悲喜表情惟妙惟肖的布袋戲魁儡戲尪仔,有著一身美麗斑紋姿態威武(象徵驅邪保平安)的虎仔布偶,色彩絢麗工法精緻的傳統元宵燈和紙風箏,還是那採切一截截竹管套接成長串搖擺靈動栩栩如生的竹節蛇,憨態可掬的土尪仔泥塑動物,面貌猙獰扭曲詭異的吐舌鬼與小鬼仔殼,以及達悟族人用陶土捏塑燒製、造型古樸有趣的紅頭嶼(今「蘭嶼」舊稱)土偶人形等,皆無不攝入一種形神氣韻,屢屢於樸拙中透出厚重與篤實。看在料治朝鳴這位藝術家眼裡,這些土俗童玩最可貴之處毋寧全在於它的自然與土氣。

布袋戲偶頭
圖片來源: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李天祿珍貴文物與影音資料數位典藏計畫




除此之外,還記得小時候令人印象深刻的「打陀螺」 毫無疑問也有被收錄在這部《台灣土俗玩具集》當中,而編纂者立花壽則是用閩南話稱它為「干樂」。此處參照早年台籍研究者黃連發在《民俗台灣》雜誌發表的 〈台灣の童戲〉一文所述,坊間盛行「釘干樂」或「打干樂」的遊戲,最先始自日治初期,主要有「相釘」(將別人的陀螺打倒)和「運大天」(比賽運轉時間)兩 種玩法,同時在製作材料的選擇上亦有流傳所謂「一蒲姜、二苦楝,番石榴樹最堅硬」的童歌唸謠,但是到了大正、昭和年間,卻因為被認為勝負(賭注)的玩法有 礙教育原則,故而常在學校被禁玩。

於此,《台灣土俗玩具集》不僅詳細刻繪出一般在圓錐形木塊頂端鑲入鐵釘、用繩子纏繞後一拋一抽便能在地上旋轉的普通陀螺樣貌,甚至還讓我們同時見識到另一種以空心竹筒 製成、竹筒上面留有一條垂直裂縫,當它急速旋轉時便會灌入空氣共鳴發出嗡嗡聲響的「有聲陀螺」。後來有人認為它著實像極了一隻在地上打滾低吟的牛隻,誠如 台灣俗諺形容「單腳會走、無嘴會吼」,因此又管它稱作「地牛」,其形制則有「單筒」、「雙筒」 之分,另名「空竹」,也就是今日我們常見的「扯鈴」。

沒想到外觀構造形式各異的「陀螺」與「扯鈴」,兩者竟是童玩歷史系譜上的血緣近親!所幸早在八十多年前,版畫家料治朝鳴與立花壽即已透過《台灣土俗玩具集》木刻作品明白揭示出它們彼此之間的淵源關係,也讓人彷彿在通往時光消逝的物件媒介當中看見了祈禱和祝願的歷史足跡。






<作者簡介>
李志銘
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

0 意見:

張貼留言